语文阅读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语文作文成绩。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编辑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调查显示,高中生普遍对于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阅读量偏少,阅读能力亟待提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采访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等,发现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成正相关。阅读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阅读量大、质量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相应高,反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低。
关键词:阅读 语文成绩 正相关
一、问题和现象:
(1)、学生渴望读课外书,但仍在围着课本转。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渴望每天抽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由于高中学业压力大,课程紧,作业量多。例如高一的学生需要学习9门课程,每门课程的作业时间平均在20分钟左右,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要花费在完成作业上,大部分学生没法抽时间出来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自觉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量保持在10—30分钟左右。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量低于10分钟。总的来说,学生每天的语文学习基本以课本内容为主,对课本的篇目较为熟悉,而阅读课外书较少。
(2)、学生对课外书籍涉猎广泛,但结构不合理。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喜欢阅读小说是80后作家郭敬明、韩寒等人的青春小说,最喜欢阅读的散文是80后女作家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最喜欢阅读的杂志是《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性很低的网络小说如《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狼群》等以及日本漫画系列。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没听过现代文学史著名作家郁达夫、茅盾、萧红等人,也没听过当代文学史上较为出名的贾平凹、毕淑敏、铁凝、苏童、舒婷等人,更谈不上阅读他们的作品。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选择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缺乏合理的思考。对青春小说、网络小说兴趣较大,对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文学名篇缺乏兴趣。
(3)部分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和思考。
调查显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一般有如下几个:一、通过课外阅读提升文化内涵,感悟人生。二、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三、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其中第二种目的的人数占了四分之一。抱有这样的目的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缺乏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生意义、生活哲理进行思考。另外,大部分学生感到阅读时候缺乏方法指导。
总之,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面的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不容乐观。
二、分析与讨论。
课外阅读已经成为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鸡肋”,有部分学生无法看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帮助,课外阅读时间过少,甚至忽略课外阅读,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投入到做练习上。然而我们从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不难发现,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和学生语文成绩成正比。课外阅读的数量多,质量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高。反之,课外阅读量少或者质量不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相对低于平均分。长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学生与课外阅读较少的同学相比,语文成绩要高出10-20分。
1、语文课外阅读数量与语文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并显示正相关。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阅读量与语文学业成绩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总体上两者存在呈现正相关。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坚持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中均高于年级平均分。这一结果与人们的教学经验相吻合,那就是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增加阅读量的学生的语文成绩与以前阅读较少时候比不一样,两个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量较多的与较少的相比语文成绩也不一样。凡是阅读量大的学生,他的语文学习成绩相应都好,反之,则是相对较差的。这种结果,到了高三更明显。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年龄的增长,思想逐渐成熟,这种相关程度将会逐渐增长。2013届高二(7)班张乐民同学是典型的偏科理科尖子,数理化成绩从高一到高二一直处于班级前3名,但是语文成绩一直低于年级平均分10分,期中、期末考试从来没有及格,成绩较差。升上高二以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每天坚持读一首唐诗,每周看一本《格言》或《读者文摘》,每个月阅读完一本小说。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在中段考试中取得了101分的成绩,高了年级平均分6分。在总结成绩取得进步的经验时他表示,在这样的课外阅读中,培养了语感,让他在考试中做题速度加快,写作方面素材更加丰富。他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课外阅读。2011届毕业生郭瑜同学在高考中语文取得了125的好成绩,她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平时进行试题的训练,得益于阅读的课外书较多。而同样2011届学生游忠斌同学、黄志鹏同学都认为平时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高考成绩的提高帮助非常大。这也是他们语文成绩高于平时与他们成绩相当,但是课外阅读较少的同学的重要原因。这表明,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来说,就好比是养分。养分充足,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提高。在高中阶段应该重视和加大语文阅读量的教学,因为阅读量与语文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处于上升的通道之中。
附调查统计数据:每天阅读时间与语文成绩正相关散点图。
2、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影响较为稳定。
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成绩成正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对成绩的影响是稳定而且持续的。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质量相对较高时,对成绩的影响是稳定的。这表现在不仅仅是对某一次测验的成绩或者某一部分的成绩有影响,而是长期的稳定的影响。通过对2010届、2011届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可以发现原来语文成绩并不好的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并呈上升的趋势。有的同学在高考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我想,这也必将影响他们的高中语文学习,甚至对于他们有终身影响的意义。这也有利的证明了阅读量与语文学习成绩的稳定性。
下面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表:课外阅读与各项成绩呈现稳定的关系。
3、课外阅读对学生成绩提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阅读题和写作方面。
大量的阅读能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快速准确地解答考试中阅读题目的关键。高考中阅读部分值约73分,在总分中占较高的比例,所以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成绩方面显现出很大的优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经过长期的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在做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这几个题目方面的成绩提升很快,得分明显提高。与阅读量少的同学相比较,这部分同学做阅读题快、准确度高;写作方面,素材丰富,语言文采好。阅读和写作在语文试卷中占的分值非常大,所以,阅读量大的同学在语文考试中成绩较好。我校2010年高考语文单科广东省第一名学生陈文波谈到,他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史哲一类的书籍,并且爱读经典名著。高中最爱看的书籍之一是《红楼梦》,由于看的书多而广,写作起来思维很开阔,不管碰到什么样的作文题都能想到很多素材。语文学习的最大经验就是看课外书很多,在书籍的引导下,关注人生,热爱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哲学问题。陈文波的作文得了了满分的好成绩,也跟平时的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我校2011届毕业生杨静同学高考语文中取得了140分的好成绩。她很喜欢看书,书看得很多,在高中阶段繁忙的学业中坚持阅读经典散文、小说。这样的好成绩也是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可见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成绩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平时的大量课外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了阅读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在考试中阅读速度快,准确率高,阅读成绩自然上来了。在写作方面,阅读可以增加学生作文的积累,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论证有力,文采飞扬。这样的作文可以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多阅读一些课外文章,相信同学们在里面学习到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