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亮是姑苏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他每天早上9点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查询平台,检查9所
试点学校食堂发来的每日自检信息。“如果有某一项显示异常,网上会立刻跳出警报提示,同时学校也会
打电话过来报告。我们会有专业人员在40分钟之内赶到学校进行复检。为了不影响学生中午进餐,不管结
果如何,食堂都会同时立即购买一批新的食材。”王圣亮介绍。前不久,监督所就接到一起来自某学校的
“瘦肉精”警报,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之后进行复检,多次监测之后“瘦肉精”监测结果都是假阳性,只是
虚惊一场。“这样的情况会有发生,可能是由于食堂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我们再复检,为的是让所
有人都放心。”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科王舟科长说,“宝盒”的启用不仅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而且大大提高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区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科的办公室里,王舟向记者演示了这套查询系统,9所试点学校每天、每批
采购的米、肉、菜、油都要填写检测日期、进货日期、生产日期批号、供应商、索证类型、检验项目、检
验结果等,相应项目实时更新,学校相关负责人和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都可以进入网站查询。记者了解
到,由于网站是今年11月份刚刚建立,目前还在试用阶段,总服务器承载量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因此现在
监督部门只给部分学生家长发放了登录账号,从反馈情况来看,家长对这个项目非常欢迎。王舟介绍,现
在技术人员正在对网站稳定性进行调试,明年会对所有学生家长开放。
此外,王舟告诉记者,明年这套系统有可能还会增加电子储存台账功能,“按规定,学校食堂采购的
所有食品原料都要登记,但是纸质登记方式不便于保管和随时查阅,现在我们在探讨,是否有可能将每次
进货信息拍照、作为附件上传,方便家长和卫生监督部门按需查阅。目前的技术难点是上传图片流量太大
、浏览人数太多,服务器有可能无法承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于今年4月正式在姑苏区试点学校
使用,配备农药速测卡、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卡、油类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卡、陈化米中液体石蜡检
测试剂盒、水浴锅(含支架)、三角瓶等快速检查工具,使学校对所进食品原料由感官监测变为专用技术监
测,由被动依靠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来判断变为主动依靠技术手段来判断,为学校食品安全再加一个“
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