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当前选择:苏州

当前位置: 苏州学大教育 > 苏州资讯 > 苏州

谈谈应该如何准备语文高考?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10-31 10:01:44

 

 

       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很多孩子在高考还没有正式到来的时候,就会开始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努力做着充足的准备,但是有不少的孩子在处于这个时期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就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准备,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不少高三宝贵的时间。我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今天就来和大家谈一谈应该如何准备语文高考,我认为准备语文高考主要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明确考试内容

 

       高三学生复习迎考首先要明确2012年语文考试大纲所列的各项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要以此为依据一一对照,无一疏漏。而不能光以近几年的高考内容为复习范围。如2011年江苏高考卷的“字形”题,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考了,而许多考生手头上的复习资料对此根本没有涉及,结果失分的不在少数。

 

二、熟悉考试题型

 

       高三学生应考虑2012年语文考试卷面结构有可能会作些微调, 新的题型很可能出现。对此应作如下的准备:

    

       1、熟悉各种卷面结构。不但要熟悉为主的2011年江苏试卷以及全国卷的卷面结构,而且要熟悉各有特色的北京卷、上海卷的卷面结构。

    

        2、熟悉各种考试题型。不仅包括新题型,如写编者按、写主持人语、写公益广告、写调查结论、写采访对话等;还有对某一个考点设置的不同题型,如“修辞”有仿写题,有识别题,有赏析题等等。江苏卷的语言运用题年年都有新题型,如2010年的摘录关键词、写祝愿语,2011年的概括结论的前提、写按语等。对此我们可以推测2012年语言运用这一考点会有创新的题型出现。

 

       [MVC:PAGE]三、掌握解题方法

 

       高三学生在了解考纲内容、熟悉考题的基础上,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以法破题, 举一反三,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如:复习文言定语后置句,可用“固定公式法”,只拎一个公式——“中心词+‘之’+修饰语+‘者’”,记一个例子“马之千里者”(《马说》);可省“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可省“者”,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也可用“成分定位法”——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中心语在前,对其修饰限制的定语在后。又如出现频率较高的表述题的写对偶句, 只要掌握了“词性相对(名对名,动对动),结构相同(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内容相关”这一基本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注重融会贯通

 

       我们说:天是空的,语是通的。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注重融会贯通。明了词义,可贯穿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题。汉字是表义文字,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题离不开词义。如多义词的“义同音同”“义变音变”,字形的“抓形(形旁)推义”,成语的“词义轻重”“望文生义”,病句的“词义搭配”“表意不明”“语义重复”。

 

        抓住特征,可一统扩句、缩句、仿句、变句题。如压缩语段题要抓不同文体的特征进行归纳。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要抓住被说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的目的;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要抓住议论的话题、主要观点,证明观点的证据以及结论;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要抓住描写的景物,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要抓住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明白了不同表达方式的主要信息点之所在,提炼概括要点就有了方向。又如仿句的特征是“句式不变内容变”,变换句式的特征恰恰相反,是“内容不变句式变”。

 

       辨析语境,可统摄辞格运用、语言表达题。语言应用题一定要放在具体语境中认真辨析、恰当运用修辞格;看准对象,分清场合,注意语体,并联系生活实际,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