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我们的熟悉的内容,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论语是必学的内容,论语从古代流传至今,有着重大的意义,下面给大家带来成语典故讲解-半部论语治天下,大家可以看一看,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赵普,原籍幽州蓟县(现在的北京),因为少时经历了很多叛乱纷争,读书不多,从小学的是如何做个小吏。后来,赵普位极人臣。
在赵匡胤的开国时代,因为所有追随他的左右也尽是些一介武夫,刚刚定国后,赵匡胤决定于建隆三年(962)年改元,于是命令赵普给自己的朝代议定新号,赵普等人查阅了历代年号,终于议定新号为“乾德”。
当时,国家还不安定,到处作战的赵匡胤宋军直到乾德三年(965)年才平定了西蜀,这之后皇宫里收留了一部分西蜀的后蜀宫妃。一天赵匡胤兴致勃勃地去观看后蜀宫人的化妆盒,忽然看见一面铜镜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赵匡胤大惑不解,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死看不上赵普,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不看报,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万分。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坐了半天,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赵普过来。”赵普以为要挨揍了,待他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却料皇帝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一边涂,皇帝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从此,大宋宰相赵普受此奇耻大辱,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
这个故事史书记载还有的说法是当时说穿这个秘密的是翰林学士窦仪,是谁显然就不重要了。这个故事还有的说法是赵普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的书箱里只藏了一部《论语》,而且只翻看了一半。于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便不胫而走。
以上就是我们学大教育给大家带来的成语典故讲解-半部论语治天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论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把论语学好。